第002回 贾敏仙逝黛玉进京

长安辞穷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歪歪文学 www.yywx.net,最快更新红楼之仙降最新章节!

    “二小姐,读书时间莫要打瞌睡。”端坐在桌前的贾雨村,拿着戒尺敲了敲桌子,严肃道。

    林苍玉抬头,眨眨眼,打了个哈欠,态度良好的认错:“学生错了,先生见谅。”旁边传来嘻嘻的笑声,林苍玉转头狠狠瞪了一眼,那边立马就收声了。

    “二小姐,昨日的功课可完成了?至诚之道可以前知……”贾雨村有意考校林苍玉的功课,让她将昨日功课背出来。

    林苍玉接口:“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。见乎蓍龟,动乎四体。祸福将至,善必先知之;不善,必先知之。故至诚如神。【注1】”

    “少爷是如何理解这段话的?”贾雨村问向林苍玉左边的一个小娃娃。

    “鬼神之道,非明君之所为,祸福不在于心诚与否,而在于人为。”那小娃娃皱皱鼻子,奶声奶气的说道。

    而坐在林苍玉右边的林黛玉,似乎并不同意那小娃娃的论调:“福祸不见于蓍龟,却是有迹可循的。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,盛极则必衰。”

    林苍玉坐在两人中间,无聊的发呆,又掐起来了。右边的大姐林黛玉,左边的小弟林玄玉,只要有论点,这两边就开始掐。

    在林苍玉两岁的时候,贾敏生下了林家的嫡长子林玄玉。在林苍玉有限的记忆里,林如海确实有一个早夭的儿子。然而就在去年,年仅三岁的林苍玉被林如海抱出门玩儿了半天,回家后没几天便开始发热,请来大夫诊出林玄玉患了天花。即便是在林苍玉前生,天花都是极为凶险的,更何况是这个科技医术都落后的时代。治疗了好几天,林玄玉身上的红疹逐渐变成了脓包,然而发热的情况却没有缓解多少。大夫已经摇摇头准备离开了,林苍玉知道靠人不如靠己,避开守门的婆子,悄悄闯进了林玄玉的房间。等到林如海发现的时候,林玄玉正用烈酒帮林玄玉擦拭腋窝、脚心等部位,试图帮他降温。林如海无奈,将林苍玉留下照顾林玄玉。那半个月里,林苍玉每日用艾草水泡澡,在房间里熏艾草,又将自己和林玄玉这段时间用过的衣物命丫鬟扔在后院一把火烧掉。按时给林玄玉喂药,用烈酒给他擦拭身体降温,晚间为他盖好踢翻的被子,小心翼翼的抓住他想要挠痒痒的小手。林玄玉死里逃生醒来,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林苍玉,裂开小嘴想笑,却“哇”的一声哭了出来。那之后的十多天里,林苍玉对他照顾的无微不至。此后,林苍玉便是林玄玉第一敬重的人。

    “二姐,母亲还在庆熹堂等着我们过去用午膳。”林玄玉扯了扯林苍玉的衣袖,将打瞌睡的林苍玉打醒。林黛玉在一旁看着,抿嘴笑得开心。

    姐弟三人来到了贾敏住的庆熹堂,贾敏已经命丫鬟摆好了碗筷。林如海自从中探花以来,越发的忙碌了。半年前,林如海钦点出为巡盐御史,他们母子四人也随着林如海从姑苏搬到了扬州。贾敏自从生下林玄玉后,身体也愈发虚弱了,一年中总有大半的时间卧病在床。如今虽然已经是暮春时间,然而贾敏还是显得有些恹恹的。

    姐弟三人先给贾敏行了礼,然后才入座。林家信奉“食不言寝不语”的古训,一顿饭吃下来安安静静的。饭毕,林苍玉掏出手绢擦擦嘴角,丫鬟们撤掉了残羹,母子四人坐在一起话家常。

    “母亲今日觉得好些么?”林黛玉看着母亲苍白的脸色,有些不安。

    贾敏笑着点点头:“无甚大碍,母亲的身体,你们也是知道的,过了冬就好多了。”

    林苍玉心里始终觉得不妥:“母亲还是请了大夫诊治诊治罢,如此女儿心里才踏实些。”

    而年岁尚小的林玄玉还忙着啃瓜果,贾敏看着几个孩子,目光越发和蔼,原本苍白的面色也显得有些精神了。

    林苍玉恨铁不成钢的喝了一声:“三儿,饭后半个时辰里不可吃瓜果,有伤脾胃!”

    林玄玉闻言,瑟缩了一下,将手里啃了一半的杏子乖乖放在桌上。那边贾敏同林黛玉都抿着嘴笑了。

    贾敏最终还是没熬过六月,林如海握着她的手,泪光点点,然而一眨眼,就是死别。林氏三姐弟更是哭得肝肠寸断,一时间林府上下,哀声恸哭不绝于耳。

    林苍玉和大姐小弟跪在灵堂,来来往往吊唁的亲族好友不绝于缕。林苍玉心里只想着贾敏在世时的音容,眼眶一热,眼泪没止住又淌了下来。贾敏的丧事,都是林如海一手操办的,而这段时间下来,林如海的精神也是越来越差,鬓角都有了霜白的痕迹。贾敏下葬后,林如海又跟上峰请了几日假,日日早晨出晚归,很是忙碌。林苍玉姐弟三人也没心思读书,日日呆在房间茶饭不思。

    那日,林如海将三个孩子叫到了书房,门口有林府大管家林安守着,林苍玉看着这架势,心里有些发憷,惴惴不安的站在林如海面前。

    “为父前几天收到你们外祖母来信,她老人家生怕你们没有母亲教导,有碍于日后成家,想接你们去京都承欢膝下。为父已经答应了,等你们母亲七七过了,便收拾行李去吧。”林如海慈祥的看着几个孩子,温和道。

    “父亲,女儿怎能留您一人在家,心里苦闷也没人陪您说说话。”林黛玉一脸焦急。

    “这正是为父要与你们商讨的事情。”林如海喝了口茶润嗓子,“我林家自先祖四世袭爵,也算是名门望族家大业大,如若想要长久的富贵下去,金钱与权力缺一不可。为父这一代是单传,到了你们这一代,唯一能出仕的就是三儿,而三儿要出仕后面却不能没有支持,不管是家族势力的支持还是金钱的支持,都少不得你们姐妹俩帮衬。三儿如果能在朝堂站稳脚,日后对你们姐妹自然也是有不少好处。现在跟你们说这些,你们或许不是很懂,不过你们母亲身体不好,早早就过世了,相对而言,做选择的时间也就提前了。”

    林黛玉闻言,若有所思;而林苍玉则淡淡笑了;唯有林玄玉还有些懵懂的不知所言。

    “父亲,您送姐姐去外祖母那儿吧,女儿留下打点家里的产业,让三儿安心读书吧。”林苍玉首先开口道,“姐姐生性善良,难免会心慈手软,纵容底下的人。”

    林黛玉深受感动,眼泪又掉了下来:“妹妹,是姐姐无能……”

    林苍玉老气横秋的拍拍林黛玉的手:“姐姐莫要如此说,姐姐性格善良,不忍心为难人,是菩萨心肠,可不是无能。”林苍玉可是没白看《红楼梦》,林黛玉的性格实在是不适合打理家产,就算她不认为林黛玉去贾府是个好主意,但是林如海一席话说出来了,也是有几分道理。不管在何处,没权没钱,都是要受人轻贱的。林苍玉自认没那么淡薄名利,如果能家人过得舒服些,让生活水平好一些,她不介意动脑子使些手段。

    要说林家那三姐弟,还真是没一个简单的。林苍玉自然不必说,前世27岁意外身亡,如今变成一个六岁的小娃娃,心智自然不低。林黛玉自幼聪慧,一目十行,过目不忘,且难得的性情淡薄宁静。而林玄玉,则是个一肚子坏水的主儿,翻墙爬树掏鸟窝,就没干过什么好事儿,但是胜在脑子转得快,见眼色行事,嘴又乖觉,每次闯祸都能逃过打。

    最终林如海拍板钉钉,林黛玉九月初进京,林玄玉来年年初去扬州文渊书院,师从江南名士严徽之,而林苍玉将随着林如海慢慢接触林家产业。

    转眼,贾敏七七已过,林府上下撤了灵堂,将贾敏的牌位放在小佛堂供奉起来,只有林如海和三姐弟日日仍穿着素服。

    这日,林苍玉去看林黛玉行李收拾的如何,进了院子,林黛玉正坐在窗边看书。林苍玉悄悄从后背拍了拍林黛玉的肩膀,唬了她一跳。

    “姐姐,晚上我们一起睡吧,过两日姐姐就要进京了,妹妹舍不得。”林苍玉拉着林黛玉的衣袖撒娇道。

    林黛玉点点林苍玉的额头:“你还有父亲和三儿陪着,我这一去就是孤身一人,你是成心惹我伤心的吧?”

    闻言,林苍玉正色道:“姐姐,虽说你去外祖母家,都是亲人,但是妹妹少不得要提醒你,凡事都要当心些,莫要事事都轻信他人。姐姐房里的芳萍和雨萍年初放出去了,新补上的两个丫鬟年岁尚小,带去京都怕是没时间调教,也用不顺手。不如姐姐带我身边的琅琊和璎珞去吧,琅琊会些拳脚功夫,璎珞懂些医术,再加上姐姐房里的玲珑和琉璃,应当就无甚大碍了。”

    林黛玉急忙拒绝道:“少了琅琊和璎珞,妹妹身边的事情该怎么办?琅琊和璎珞是妹妹一手调教出来的,她们的好,姐姐都明白,又怎能夺人所好?”

    “我那儿还有环?、璇玑两个,过些日子再挑两个便是。姐姐去京都,身边没有几个自己人怎么行?姐姐要是再拒绝,妹妹可要生气了!”林苍玉状似赌气的扭过头不理林黛玉。

    林黛玉只好投降,收下了璇玑、璎珞两个丫鬟。林苍玉这才笑了,示意两个丫鬟近前来:“琅琊,璎珞,去了外祖母府上,你们要记得谨言慎行,莫要失了林家的脸面。在外祖母府上,你们的主子,只有姐姐一人,这一点,记准了。好了,你们晚上收拾收拾,便来姐姐这儿帮衬着吧。”

    两个丫鬟上前行礼,口中称是,眼中也是泪光点点。林苍玉笑着和林黛玉说着家常话,倒是林黛玉轻轻叹口气,却也知道林苍玉这般是为了自己,终是没说什么。

    林家姐弟三人身边都有两个一等丫鬟,四个二等丫鬟,这几个贴身的丫鬟都是当初贾敏精心挑来伺候着的。林苍玉后来又请了家里的护卫教了两个丫鬟拳脚功夫,这两个丫鬟便是琅琊和璇玑,其中又数琅琊学的精通。林苍玉挑人的时候,也是费了一番脑筋的,贾府可不是什么干净的地方,除了门口那两只石狮子,就没有干净的东西了。一个琅琊能护着林黛玉,一个璎珞能防着饮食上,这两点防住了,就能放心些了。

    九月初,林黛玉带着四个丫鬟,在林府大管家林安的护送下,离开扬州去了京都,随行的还有收了林如海荐书的贾雨村。分离时,四人均是哭的惨痛。往年林如海都要给贾府备上一份厚重的年礼,由大管家林安送去贾府,今年生怕林安时间来不及,就提前备好了,随着林黛玉的船一起去了京都。

    林黛玉离开之后,林府越发显得空旷。林如海还是一如既往的忙碌着,林苍玉先是接手了林府内院的事,晚上便去书房找林如海了解家里的产业;林玄玉也慢慢收敛了心性,开始乖乖读书。

    年前的时候,林安回来了,带着林黛玉的书信,一切安好。

   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   注1:语出《中庸》第二十四章。